近日,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话题在社交平台掀起热潮,成为年轻人追捧的“立秋仪式”,多地奶茶店订单量激增。然而,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天指出,市售奶茶普遍存在高糖、含植脂末及咖啡因等问题免费炒股配资,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增加健康风险,尤其对肾脏健康造成威胁。
奶茶≠“奶+茶” 一杯奶茶=22块方糖
调查显示,多数消费者误将奶茶视为牛奶与茶叶的天然搭配。事实上,速溶奶茶、预包装奶茶及大部分现制奶茶的主要成分为植脂末(奶精)、添加糖及香精,即便含奶与茶成分,占比也普遍偏低。专家提示,选购时应查看配料表,成分排序越靠前含量越高。
据宁波市消保委等机构检测,一杯500毫升全糖奶茶含糖量达50-100克,相当于11-22块方糖(每块4.5克),远超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议的每日添加糖摄入上限(25克以下)。即便标注“无糖”的奶茶,实测含糖量仍可达18克/杯(450毫升),主要源于基底糖浆及糖渍小料。
展开剩余45%高糖奶茶或致肾脏损伤
每月饮用不宜超过两杯
长期、过量饮用高糖奶茶,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,对肾脏的损害尤为隐匿且后果严重。
李天主任表示,单次高糖摄入会导致血糖骤升,迫使肾脏超负荷工作,长期如此可能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,引发蛋白尿甚至肾功能下降。此外,奶茶中的高糖高热量易诱发肥胖和代谢紊乱,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,而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诱因。
“奶茶中常用的果葡糖浆还会促进尿酸生成,提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肾病风险。同时,高糖饮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,进一步加剧肾脏负担。”
完全告别奶茶对许多人不易,关键在于科学选择和严格控制。李天建议,饮用奶茶应选择鲜奶(非植脂末/奶精)和真茶原料,严格控糖,减少高糖小料,尽量选择无糖,并控制饮用频率(每月不超过1-2杯)。日常应以白开水或淡茶为主,建议每日饮水1500-1700毫升,以维护肾脏健康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免费炒股配资
发布于:广东省浩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