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股票股指配资,美元一个劲儿往上涨,人民币跟着往下跌,从6.3一路贬到7.3附近。
这个剧情怎么看都像1985年《广场协议》的翻版——当年美国也是这样拉着盟友把日元往上推,结果日本经济直接被整趴下,陷入了"失去的二十年"。
现在轮到中国了,很多人开始担心:中国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日本?
日本是怎么被坑的
要搞清楚现在的情况,咱们得先回到1985年看看日本是怎么被美国"安排"的。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可是牛得不行,汽车、电子产品卖遍全世界,丰田、索尼这些品牌让美国人又爱又恨。1984年美日贸易逆差达到367亿美元,这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,美国制造业被打得找不到北。
美国人一看不行啊,这样下去美国制造业得完蛋,于是就想了个损招。1985年9月,美国、日本、英国、法国、西德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了个会,名义上是"协调汇率政策",实际上就是要联手做空美元,让日元升值。
协议一签完,各国央行开始疯狂抛售美元买日元,美元兑日元从240一路暴跌到120,日元直接翻了个倍!这下日本傻眼了,日元一升值,出口的东西立马变贵,没人买了。丰田、索尼这些大公司利润直线下降,整个出口行业都在哭。
为了救经济,日本政府开始疯狂放水,利率降到历史最低,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和股市。东京的房价涨得离谱,传说光皇宫那块地就能买下整个加州。结果1991年泡沫破裂,日本经济直接趴窝,GDP增长从之前的4-5%跌到接近零,一趴就是二十多年。
但美国也没占到多大便宜。美元贬值虽然让出口好了一点,但贸易逆差问题并没根本解决,反而搞出了通胀。美联储后来不得不大幅加息,差点把自己也整进衰退里。所以说,汇率战这个游戏,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似曾相识的剧本
现在的情况确实有点似曾相识。2023年美中贸易逆差达到3820亿美元,虽然比高峰期的4200亿有所下降,但还是个庞大数字。美国又开始抱怨中国"操纵汇率",要求人民币升值。
美元这两年也确实涨得厉害。2022年美联储开始激进加息,美元指数从95一路涨到110以上,人民币从6.3贬到7.3附近。这让很多人想起了1985年的那场"金融屠杀",担心中国会重蹈日本覆辙。
表面上看,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:都是美国抱怨贸易逆差太大,都是美元走强带来汇率压力,都有美国政府的政策施压。但如果仔细分析,就会发现这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。
最大的不同就是,日本当年基本上是美国的政治盟友,在经济问题上也比较容易妥协。美国说啥日本基本就听啥,最后被坑得很惨。但中国不是日本,中美关系要复杂得多,中国也不会轻易在核心利益上让步。
而且从经济基本面来看,现在的中国比当年的日本强得多。1985年日本GDP只占全球的10%左右,而2023年中国GDP占全球比重超过17%,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,不像日本那么依赖出口。
中国的底气
说中国不会重蹈日本覆辙,可不是空口白话,而是有真正的底气的。
首先是经济结构完全不同。日本当年出口依赖度超过30%,一旦汇率波动就伤筋动骨。但中国现在出口占GDP比重只有20%左右,而且这些年一直在推进经济转型,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驱动。2023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.5%,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。即使汇率波动影响了出口,对整体经济的冲击也相对有限。
其次是金融实力雄厚。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.2万亿美元,是日本当年的好几倍,有足够弹药应对汇率波动。而且中国的汇率政策更灵活,央行有外汇风险准备金、逆周期因子等多种工具。2022年下半年人民币快速贬值时,央行就通过这些工具成功稳住了汇率,避免了恐慌性贬值。
第三是产业链完整性。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,联合国工业分类中的41个大类、207个中类、666个小类,中国一个都不少。这种完整性让中国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有更强韧性。即使某些进口商品因汇率变化变贵了,也往往能找到国产替代品。
最关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加速。2023年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达到4.5%,虽然还远不如美元的47%,但增长势头很快。特别是在"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,人民币使用越来越多。中俄贸易中,人民币结算比例从2021年的4%快速上升到2023年的23%。这些都是当年日本没有的优势。
还有就是金融市场开放带来的长期资本流入。外资持有中国国债的规模从2016年的不到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3万亿元。这些长期资本的流入有助于稳定汇率,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。
历史不会简单重演
从目前情况看,虽然中美之间确实在重现一些历史摩擦,但要说完全复制《广场协议》还为时过早。
最重要的是,中国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政策工具来应对各种挑战。面对美元升值压力,中国既不会像日本那样被动挨打,也不会采取过激的对抗措施。而是通过灵活的汇率政策、经济结构调整、金融市场开放等综合手段来化解风险。
而且美国这次可能也没那么容易得手。当年的日本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,政治上也是美国盟友,所以比较容易被"安排"。但中国的市场多元化程度更高,政治上也更加独立,不会轻易妥协。
更重要的是,美国自己也面临很多问题。过度依赖美元霸权而忽视实体经济发展,财政赤字居高不下,通胀压力依然存在。如果盲目推行单边主义,最终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从长远看,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,完全"脱钩"对双方都没好处。理性的做法是在竞争中寻求合作,在分歧中管控风险,而不是搞零和博弈。
总的来说,虽然当前确实面临一些挑战,但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来应对。美元升值不会成为压垮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股票股指配资,历史也不会简单重演。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,做好自己的事,让经济更有韧性,让发展更可持续。
浩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